[汽車之家 技術] 在上一期的《中國汽車工業(yè)設計巡禮》中講述了比亞迪汽車自成立以來在設計上所發(fā)生的變化。今天,讓我們將目光轉(zhuǎn)向與比亞迪一樣位于廣東省的另一個中國品牌:廣汽傳祺。作為一家國有企業(yè),廣汽傳祺的第一款量產(chǎn)車傳祺GA5(參數(shù)|詢價)在2010年才正式誕生,因此到如今,它的造車之路才短短的九年光景。但是從體量上來看,它已經(jīng)穩(wěn)穩(wěn)地成為了排名前五的中國品牌。那么廣汽傳祺是如何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迅速的發(fā)展壯大的呢?除了駕駛質(zhì)感和技術含量外,車輛的外觀造型肯定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而說到廣汽傳祺的外觀造型,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現(xiàn)任廣汽研究院副院長的張帆。
- 奔馳總部來了一個中國人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中國設計師,張帆并沒有像現(xiàn)在許多其他汽車設計師那樣有著海外高校的學術背景:出生于四川的他,本科就讀于同濟大學,碩士就讀于清華大學。在上世紀90年代這兩所院?梢哉f代表著中國工業(yè)設計最頂尖的水準,對于那時還處于起步階段的汽車工業(yè)和沒什么人知道的汽車設計師這一職業(yè)來說,張帆的教育經(jīng)歷是那個時代在國內(nèi)從事汽車設計的人能夠接受到的最頂級的教育水平。
2002年,還在清華大學讀研的張帆得到了去歐洲參加國際學生設計邀請賽的機會,張帆為此設計了一套融入有瓷器、龍紋等中國元素在內(nèi)的一系列具有一定家族化的車型,并命名為東盛,取“東方盛景”之意,將它們帶到了這個由各汽車品牌設計總監(jiān)擔任評委的比賽中。雖然在那次比賽中并未獲獎,但張帆那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成功吸引了擔任評委的奔馳設計副總監(jiān),他也向張帆遞出了橄欖枝,邀請他加入奔馳的設計團隊。
然而初至德國的一切并非那么順利,在斯圖加特等待張帆的不僅有語言和生活方面需要適應,更大的挑戰(zhàn),則是在工作中。在奔馳,每一次新項目的開展都是一次激烈的競爭,大家從四分之一大小的油泥模型開始PK,一輪一輪直至最終的方案勝出。這樣的競爭方式對于剛入職場的張帆來說不僅殘酷,還讓他感受到了和同事之間巨大的差距,這樣的差距甚至動搖了張帆的信心。
正是在這樣破釜沉舟的氛圍下,奮發(fā)圖強的張帆迎來了自己職業(yè)生涯的轉(zhuǎn)機,開始了觸底反彈。在進入奔馳一年半后,他的四分之一大小油泥模型首次突圍進入下一輪,這樣的突破對于張帆來說不僅是一個巨大的鼓勵,更意味著對他設計能力的肯定。當然,他也沒有令奔馳方面失望,從此勢如破竹般的有著越來越多的設計方案進入到最后的PK之中。兩年來巨大的進步讓奔馳方面看到了張帆的潛力,因此在兩年合同結束之際,他也順利的獲得了一份終身合同,成為第一位在斯圖加特拿到終身合同的中國設計師。
不僅是量產(chǎn)車,在2011年上海車展展出的奔馳A級概念車上首次出現(xiàn)的奔馳“星空格柵”,就是來自張帆的靈感。不過在那時為了將設計圖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運用了金屬3D打印等技術才最終得以解決,制造工藝相當?shù)膹碗s。
巧合的是,張帆在奔馳工作的那段時間,正好也是中國汽車工業(yè)飛速發(fā)展的日子,汽車不僅開始漸漸的進入中國的個人家庭之中,在產(chǎn)銷量方面也有著迅猛的增長,中國漸漸成為了一個令各大品牌都不容忽視的市場。此外,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也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xiàn),都希望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遠在德國的張帆當然也在時刻關注著國內(nèi)汽車市場的動向,然而對于中國品牌設計出來的產(chǎn)品,作為一名成熟的汽車設計師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正是在那時,一顆“回國發(fā)展”的種子開始在他心中萌發(fā)。
在適應了德國的生活,并且工作上順風順水的時候下決心離開待了8年的奔馳,對于張帆來說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國內(nèi)汽車工業(yè)仍舊處于起步階段,工作環(huán)境和氛圍肯定都沒有在奔馳那么愜意,再加上那時的廣汽傳祺是一個剛剛上市才一年的品牌,未來的發(fā)展如何誰都無法準確的判斷,因此放棄奔馳的優(yōu)待轉(zhuǎn)投廣汽傳祺,無異于一場賭博。
加盟傳祺后,最為重要的當然就是打造出一套廣汽傳祺自己的家族化設計語言,與在奔馳的工作所不同的是,張帆在傳祺需要把握整個品牌的設計趨勢,而不是單單某幾個車型的設計。作為一個新成立的中國品牌,傳祺的設計不僅要融入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其家族化設計語言還要既能適合轎車,又不可以在SUV上有所違和,畢竟傳祺未來的路線肯定是多種車型的戰(zhàn)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