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特收購林肯后,亨利·利蘭和亨利·福特在自主權和股東責任等問題上有較大分歧,專制的亨利·福特隨即下達了“驅逐令”,這離當初的友好結緣僅僅只有4個月。
在收購林肯汽車公司后,埃德塞爾被委任為林肯首任董事長,十分注重設計的埃德塞爾一度熱情高漲,他說:“父親造出了最受歡迎的汽車。而我,則要造出可以流芳百世的經典。”可實際上,他很清楚林肯真正的話語權始終被亨利·福特掌控著。要不然,他一定會想方設想留住自己十分欣賞的亨利·利蘭。
在收購林肯之前,亨利·利蘭和亨利·福特早就有過交集。在1901年舉辦的首屆底特律車展上,亨利·利蘭公司生產的發動機曾與道奇發動機并排同場運轉,正常情況下,亨利·利蘭公司的發動機理應表現更出色,可亨利·利蘭驚訝地發現兩款發動機轉速竟然一樣。很快有人揭穿了真相:亨利·利蘭的發動機上被加裝了一個皮帶制動器。而發現并告訴亨利·利蘭此事的正是亨利·福特。這次對兩個人而言只能說是有了一面之緣,沒有利益沖突。
兩個人的第二次交集出現在1902年,在當時,亨利·福特利用一群對汽車行業感興趣的投資者成立了亨利·福特公司,亨利·福特擔任公司的總工程師。不過,他與投資者有了意見分歧。亨利·福特認為應該首先生產賽車提高公司知名度,而投資者則認為應該生產售價1000美元左右的平民車。雙方固執己見,誰也不退讓,最終投資者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來表示對亨利·福特的不滿——請來一位新的工程師。這位工程師就是亨利·利蘭,亨利·利蘭的到來也直接逼走了亨利·福特。
沒有任何人知道亨利·福特在收購林肯后就“驅逐”亨利·利蘭是否屬“公報私仇”,但兩位同時代傳奇人物之間的故事卻猶如電視劇般那么精彩。相比之下,亨利·利蘭最后的下場更具悲情色彩。
在主管林肯后,埃德塞爾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新型高端轎車的設計上。從車身油漆、車廂皮革內飾到發動機的研發,埃德塞爾無不猶如工匠般精雕細琢。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埃德塞爾和工程師們總算完成了新車的設計。可當他滿懷期待地把設計的圖紙和方案拿給亨利·福特時,卻再次失望而歸。亨利·福特拒絕將資金投入林肯品牌的生產,這讓埃德塞爾十分傷心。
在打造K型車時,埃德塞爾對工作進行了細分,有的人負責三廂車的設計,有的人則專攻敞篷車,也有專門的人負責限量版的研發。據統計,在1932年生產的1502輛K系列車型中,就有20款不同的造型。如此豐富多樣的車型種類在那個年代實屬少見,它也因此被譽為同時代最漂亮的美國豪華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